近日,位于大兴区长子营镇的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预验收,标志着北京市第四个综合保税区,也是全国首个以“新质生产力”为主题的综合保税区即将正式封关运行,将为首都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。
本次预验收由北京海关联合市发展改革委、市财政局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、市商务局、北京市税务局及外汇局北京市分局共同组成的验收组完成。通过听取汇报和实地检查,联合组对综保区的基础设施、监管设施和信息化系统等进行了全面评估,一致认为其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,为后续正式验收和封关运营奠定坚实基础。
亦庄综合保税区于2024年9月获国务院批复设立,规划面积0.61平方公里,地处亦庄新城南部,紧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,一期已建成约1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产业空间。功能区涵盖保税加工、物流、研发、检测维修等,并积极培育工业品一站式供应、大型设备融资租赁等平台,全力服务高精尖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在产业定位上,该区聚焦“4+N”体系,重点布局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四大领域,配套发展N项保税服务贸易新业态,致力构建全链条保税服务生态。目前已吸引80家企业意向入驻,明确签约项目30个,覆盖半导体检测、汽车零部件组装、创新药研发、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。
为推动开放与产业深度融合,亦庄综保区积极打造政策创新“试验田”与精准招商双机制,推行“项目管家+保税管家”双轨服务,全面提升项目落地效率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区还将建设成为全国首个高精尖智慧场景全集成的综保区,广泛应用无人仓储、无人驾驶、AI辅助监管等新技术,打造全域数字孪生园区。
未来,亦庄综保区将全面集成“数字一张图”,接入企业链、治理链及云控平台等数据,构建“三智”数字孪生平台,实现人、车、货、企、管网全链路实时监测。同时,积极引入光伏、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,建立“双碳”管理系统,为企业提供碳认证、碳交易等创新服务,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发展。